個性化變成了品牌文化傳達的一部分,寧夏工作服也要跟著變,實用性更突出。
很多需要與消費者面對面打交道的行業都會將員工制服作為品牌形象輸出的重要組成部分。統一設計的制服,加上統一的顏色和標識,能讓消費者迅速識別,加深他們對品牌的印象。而如今,職場環境的變化給當下的制服設計帶來了新的挑戰:相對于集體化的統一標識,個性化變成了品牌文化傳達的一部分。
“尤其是那些面對面為游客提供服務的員工,是品牌理念傳播的核心部分。這套制服和配飾設計色彩鮮亮,實用且體現了V&A的核心理念:激發當代設計的靈感——更重要的是,本人對可持續的堅持同樣反映在這套設計中,選用的都是有機和回收面料。”
在這之前,一直采用的是黑白色西服領帶式的制服,很多員工感到他們穿的就像安保員一樣,很不起眼。在設計的過程中吸取了許多來自員工的反饋。比如,有員工希望能在制服中添加更多的口袋,因為他們在工作時通常會帶上導覽手冊,方便在遇到迷路的游客時能隨時遞給他們一份。防風防雨的大衣也來自員工的要求,因為很多志愿者在指引游客排隊入館時不得不在戶外工作。為此開發出一套服裝分層系統,保證這套制服能滿足博物館不同員工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工作的需要。
從員工需求出發,設計出多樣化的造型,方便他們自由搭配,也是為了適應制服設計個性化的趨勢。
“制服已死”在兩年前就發生了。
“制服在我們身處的時代已變得越來越不時尚了,至少在職場和公開場合是這樣。”
隨著千禧一代進入職場,他們把制服視作一種強制同化的象征,因而要求更多自主穿搭工作制服的空間。新技術的引入,令辦公時間和私人時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而像馬克·扎克伯格這樣的技術界明星的穿著也打破了傳統對職業裝的定義。“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時代,個人自我表達的重要性要遠超過塑造一個統一的企業身份。”
滿足了個性化設計的制服,消費者反倒不滿意了。
員工對個性化新制服普遍非常滿意,認為它們既舒適又好看。不過,在社交媒體上,普通的英國民眾卻并不買賬。評論說,“我認為制服重要的是統一性,但這個新制服卻很多樣。如果我去參觀的時候需要工作人員幫助,怎么才能在人群中找到他們呢?”
這或許凸顯了新時代公司們塑造品牌形象的矛盾:如何在員工需求的個性化和企業標識的統一性之間取得平衡?